專家主題演講環節。 王昊昊 攝
中新網長沙12月19日電 (王昊昊)19日,以“橋梁與建筑結構的綠色化和智能化”為主題的第一屆土木工程湖湘論壇在長沙召開,吸引來自海內外的9位院士、400多位業界專家與會。
“建筑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,全球建筑業規模巨大。”中國工程院院士、重慶大學教授周緒紅表示,中國建筑業發展需求巨大,近10年建筑業總產值持續增長,2019年總產值近25萬億元人民幣。近年來全球建筑業勞動生產效率增長幾乎停滯,主要原因是建筑業勞動力缺乏且成本高昂,科技含量低。
“綠色、智能建造是國家需求和行業未來趨勢,要立足長遠發展智能建造,加快建筑業轉型升級。建筑工程很難精細化和標準化,人工智能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,因此智能建造應該在優化建設方案、解決復雜問題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,而不是完全取代人。”周緒紅說。
周緒紅建議,組織智能建造領域學科交叉融合、跨界產學研結合的科研團隊;加大資金投入,攻克新材料、工業軟件、融合算法、高精裝備等卡脖子問題,掌握智能建造關鍵核心技術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聶建國表示,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,目前已由“高速推進”向“品質提升”,由“建設為主”向“建養并重”轉變。解決高能耗、污染環境、耐久性差等困擾基礎設施發展的關鍵問題亟需科技創新持續發力。
聶建國表示,中國的土木工程科技創新必須結合中國國情,年輕學者的科技創新要“頂天”和“立地”相結合,既瞄準土木工程學科前沿,又解決實際重大工程問題。
該論壇由長沙理工大學、湖南大學、中南大學、國際橋梁維護與安全協會中國團組、湖南省公路學會共同主辦。(完)